根据省委决策和市委实施“百千万工程”部署,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市“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专班办公室,牵头组织城建专班各成员单位,上联下引,系统调度,紧凑细致推进我市“百千万工程”城建工作。
一、建立机制,研究政策,“飞”好城建专班“领头雁”
搭建架构统筹协调。市城建专班于5月6日出台了《专班工作方案》,明确了专班组织架构、职责任务、工作机制,成立以来先后召开13次专班会议,传达解读上级和市指挥部政策,研究业务方案。
出台方案规范引导。专班出台了城建领域“1+4”政策体系,分别为《建设高品质区镇村工作方案》《做大做强中心镇行动方案》《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方案》《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和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各区、各部门重点工作任务。
解读政策主动沟通。专班重点学习研究镇分类政策、乡镇建设方案编制原则,组织各区、镇完成了分类及乡镇建设方案编制;专班在详细咨询上级精神、分析周边城市情况后,结合珠海实际,组织各镇填报城镇建设需求项目库196个、结对帮扶项目19个。专班以慎重态度关注、研究上级考核评价方案及其变化,积极沟通省“百千万工程”城建专班,对考核方案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力求在考核评价中展示珠海优势。
下沉指导协调推进。专班协调市水务、城管、文化旅游、工业及信息化、政务服务、科技创新、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成员单位下沉到镇参与解决美丽圩镇建设工作中“污水零排放区建设”、“雨污分流改造”、“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完善”、“特色镇评选”、“三线改造”、“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专业镇评选”、“农房建设及风貌管控”等难题,组织各主要成员单位落实工作、汇报进展,联合各成员单位到各区、镇开展辅导督导,服务各区、镇开展“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工作。
二、突出特色,精准分类,“理”好示范创建“家底账”
遴选示范积极创建。根据各区实际和各镇特色,统筹各区、镇对照《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建设要求》《做大做强中心镇建设要求》,优中选优,确定了2023年我市美丽圩镇建设示范点、中心镇建设示范点、农房建设示范区名单并上报省住建厅。
精准分类定向施策。根据《广东省乡镇(街道)分类办法》,理清各镇城建基础、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及发展态势等“家底账”,统筹各区、镇意见将全市所有镇分为3个城区镇(唐家湾镇、南屏镇、井岸镇),3个中心镇(斗门镇、红旗镇、平沙镇),5个专业镇(三灶镇、南水镇、白蕉镇、乾务镇、莲洲镇),3个特色镇(桂山镇、万山镇、担杆镇),便于各镇实施差异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
三、系统调度,协调辅导,“当”好示范创建“辅导员”
每周调度。专班建立周调度会制度,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议,内容涵盖传达上级精神、开展培训、研究业务、督导工作、分类调度、现场调度等。2023年8月25日,市“百千万工程”城建专班副总召集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田建华带队到金湾区平沙镇进行现场工作调度。
辅导督导。专班每月组织到镇进行辅导督导,先后到金湾区红旗镇及平沙镇、斗门区斗门镇、香洲区南屏镇、鹤洲新区(筹)住建局、高新区唐家湾镇就美丽圩镇及中心镇示范点建设、乡镇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建筑业企业与镇结对帮扶情况进行了工作督导,对区、镇业务工作难题进行了辅导及交流答疑。
构建智库。专班协调市规划设计院,抽调业务骨干和专家构建“智库”,下沉到镇,面向各镇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按照“一区一策”,“一镇一方案”要求高质量编制乡镇建设工作方案,建立“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项目库,实现分工清单化、任务项目化、措施标准化。
技术帮扶。积极利用省级技术帮扶平台,8月31日,专班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建筑师倪阳大师及其团队到斗门区指导农房示范区建设、到香洲区南屏镇指导美丽圩镇示范创建,在风貌提升、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工程技术等方面为基层提供咨询指导,答疑解惑。
四、推出先进,督导后进,“摆”好示范创建“红黑脸”
把脉问诊组织自评。专班组织各镇对照《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建设要求》《做大做强中心镇建设要求》《专业镇建设指引》《特色镇建设指引》逐一查明落实情况并自评。结合自评报告、省评价考核方案(征求意见稿)及日常工作推进情况,专班召开专题调度会,会同各区专班、各镇研究工作短板,商讨落后指标解决办法,对个别工作靠后镇“黑脸出汗”,及时到靠后镇现场督导。
推出先进树立样板。专班在工作过程中高度重视各镇先进经验,先后总结了香洲区住建局“两做好”“三打造”推进“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白蕉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乘势而上推进专业镇建设、南屏镇以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为抓手老街区宜居破题升级、红旗镇“三聚”齐发建强产业园区全面提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唐家湾镇“小”处着手提升人居环境擦亮宜居宜业宜乐宜游名片、市住建局推动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赋能百千万工程等典型经验,通报到专班各成员单位,并报送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城建专班及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其中南屏镇典型经验已被省专班采用推广。
五、锚准重点,抓实项目,“立”好城镇建设“台柱子”
推进重点工作任务。统计2023-2025年“百千万工程”城建领域项目321个,项目总投资150.1亿元,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34.43亿元。目前,市住建局2023年17项重点任务目前进展顺利,3个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完成,建成6个口袋公园,市政燃气管道完成32公里,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燃气管道加建44个小区约9000户;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工21个,新增开工57个。市水务局积极推进水厂建设、西部地区污水处理。市城管执法局严格实施生活垃圾清运、门前三包制度。市民政局推动实现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0%覆盖。市供销合作社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斗门区共排查农房78270栋,累计投入7048万元完成存量农房微改造6775户。专班成员单位、各区、镇相关管理措施及项目建设整体稳步推进。
推进企业结对帮扶。建立完善建筑企业名录库,构建了企业库与项目库“两库”对接工作机制,出台诚信评价激励政策鼓励建筑业企业参与帮扶,采用“政企合作”“整体打包”“多企对一镇”等模式引导建筑业企业帮扶。截至9月4日,全市14个乡镇已与27家建筑企业结对帮扶,确定了17个投入小、见效快的公益性帮扶项目,总投资约495.17万元,帮扶金额约399.84万元;其中高新区自建房修缮工程等12个帮扶项目已开工,帮扶金额为352.04万元。已初步筛选基础条件较好的帮扶项目作为示范项目创建储备,拟打造3个结对帮扶示范项目。
开展农房示范建设。指导斗门区确定2个农房建设示范镇、4个示范村并上报省住建厅;召开全市农村“赤膊房”美化行动试点工作部署会,组织摸底调查出金湾区11栋、斗门区1195栋“赤膊房”,拟定《农村“赤膊房”美化行动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4)》,先后3次到斗门镇斗门村、下洲村和乾务镇狮群村、湾口村调研“赤膊房”实况,指导制定美化方案,推动落实试点任务;编制标准图集用于指导我市农房建设。
下一步,城建专班将继续统筹组织各成员单位按照既定方案推进各项工作,上下联动力保完成省、市目标任务,力争能向全省贡献高品质区镇村建设珠海经验。(市“百千万工程”城建专班办公室供稿)